商品条码的管理与编制
商品条码的管理与编制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概述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公布实施的重要法规,旨在规范商品条码的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加快商品条码在电子商务和商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商品流通信息化的发展。
商品条码的定义和应用范围
商品条码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代码和条码标识。它作为一种用于识别和追踪商品的数字编码方式,通过条码管理,可以实现商品的唯一标识,方便商品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工作。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全国商品条码工作。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则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负责全国商品条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商品条码的注册与管理
注册条件与流程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申请人可以到所在地的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申请注册,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编码设计与印刷规范
商品条码的编码、设计及印刷应当符合《商品条码》(GB12904)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企业在设计商品条码时,应根据应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条码标识。从事商品条码印刷的企业可以向条码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取得印刷资质,并保证商品条码印刷质量。
商品条码的应用与管理
应用领域
商品条码的应用可以涵盖商品的生产、入库、出库、销售等各个环节,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环节:唯一的条码,标识产品信息,便于追溯和品质管理。
- 入库环节:使用条码进行入库操作,记录商品的数量和属性等信息。
- 出库环节:使用条码进行出库操作,实现商品的追踪和销售管理。
- 销售环节:扫描条码以快速识别商品,准确计量交易信息。
管理措施
系统成员对其厂商识别代码、商品代码和相应的商品条码享有专用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核准注册不得使用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的条码。销售者应当积极采用商品条码,并在进货时查验与商品条码对应的《系统成员证书》或者同等效力的证明文件。
商品条码的管理流程
制定条码编码方案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制定条码编码方案,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根据规划方案商品条码,记录对应的商品信息及其他属性。
标签打印与位置
将条码打印在标签上,贴于商品包装上。条码标签应粘贴在商品包装的易于扫描的位置,避免遮挡或覆盖。
库存监控与管理
通过扫描条码,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在销售环节,扫描条码进行商品销售操作,记录交易信息。
商品条码的重要性与发展
商品条码已经成为流通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产品追溯和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商品条码管理工作必须与国际接轨,满足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